国家发改委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点赞推广《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惩戒规则》
2022-03-17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我市招标投标等7个指标10项做法作为可供复制推广借鉴的典型经验做法被写入报告,作为各地实践案例参考和经验思路启迪。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我市招标投标等7个指标10项做法作为可供复制推广借鉴的典型经验做法被写入报告,作为各地实践案例参考和经验思路启迪。
01·在招标投标领域
南京市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标准规范、共享信用信息、引入竞争机制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推动从全流程电子化向全流程不见面转变,让市场足不出户参与交易活动全过程。近年来,仅“不见面”开标一项,已累计为广大投标人节约成本近2亿元,外地投标人参与竞争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在南京中标率已超60%。特别是近两年疫情期间,“不见面交易”不仅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而且同步实现了效率和便利的双提升。打造“阳光四季”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探索招投标领域数据共享模式、数字治理路径和智慧监管手段,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转型。
————“阳光四季”平台主要由“数据中心”、“一网通办”公共服务系统、“不见面交易”智能开标大厅系统、“数字见证”系统等若干系统构成,用“春夏秋冬”四大主题形象对应深化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基本原则。该平台的推广运用将会形成公共资源交易“一屏统览、一屏统管”新场景,构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治理”新模式,有效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02·在保护中小投资者领域
南京市中院开发“推选代表人投票小程序”,通过线上和线下投票并行方式,从167名原告中依法推选出3名代表人,并指定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委派公益律师代理的1名原告作为代表人,加上63名申请补充登记参加本次代表人诉讼的投资者,最终由4名代表人代表230名原告,进行本次普通代表人诉讼。南京市中院公开宣判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案件作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典型案件被专栏推广。
03·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领域
南京市通过明确案件繁简类型、完善立案分流机制、优化程序转化衔接、强化要素式审理和打造区块链平台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打造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将知识产权所有权转化成知识产权数字资产,让交易模式便利化、金融支撑便捷化、安全防范多元化。2021年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打造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04·在执行合同领域
南京市高效管理司法辅助事务,诉讼服务热线集约化管理,诉讼材料集中收发扫描、法律文书集中送达、诉前财产保全集中办理、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办理,提升了司法辅助事务集约化、社会化水平。
05·在办理破产领域
南京市通过合理确定分类标准、快速审理简易案件、优化普通案件审理程序、精细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推进破产案件繁简分流。2021年全市法院通过诉前解纷分流案件12万余件,占民事一审新收案件的78.87%,相当于三分之二以上的案件在诉前先行过滤,其中调解成功案件3.6万余件。2021年1月1日出台实施的《南京市破产管理人协会惩戒规则(试行)》,这是全国首个破产管理行业惩戒规则,通过规范破产管理人执业行为,推动案件破产专业化办理,促进破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06·在政务服务领域
南京市积极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推进互信互认、加强数据管理、规范档案管理,提升政务服务便利性和安全性。目前,市、区两级共有700多个事项已实现电子证照关联调用,电子证照调用次数超48万次。全市相关业务部门1000多枚印章已完成了电子化录入备案,业务部门系统通过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对电子材料累计盖章超113万次。
————以“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业务办理为例,改革前申请人需提交从业资格证及复印件、机动车辆行驶证、身份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材料;改革后申请人通过“江苏政务服务APP”出示“苏服码”后就可以授权调取已经电子化的营业执照等证照,申请人无需携带实体证照。
07·在包容普惠创新领域
南京市优化公共交通服务,通过优化线网布局、建设智能站台、创新服务模式、实行换乘优惠、打造综合场站,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利。2021年,南京完成城乡综合交通建设投资515亿元,公共交通领域服务满意度已连续两年列全国第一。据了解,南京将持续推动区域及城乡公交融合发展,科学规划省际、市际公交客运线网布局,实现毗邻县(市、区)公交通达率100%。深入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建设,鼓励对城乡公交场站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开通一批乡村旅游公交线路,实现重点乡村旅游景点全覆盖,并持续推进“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城乡公交设施发展新思路。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市将积极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立足市情、结合实际、主动作为、聚力改革,以更大的担当破冰前行,持续提升为企服务的“覆盖面”,切实提升营商环境首位度,全力打造“市场主体向往、人民群众满意”的营商环境,努力迈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
来源: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